外国语学院召开MTI人才培养及外语学科建设专家论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9-05-27 | 浏览次数:71

   2017年5月27日上午,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行政楼406召开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人才培养及外语学科建设专家论坛”。

应外国语学院邀请,全国MTI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原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院长柴明颎教授,全国MTI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胡开宝教授,原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黄忠廉教授,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尚新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王银泉教授、上海世语翻译集团董事长曹斌等专家齐聚我校,参加本次论坛。论坛由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纯主持。

 6666666.jpg

原上海海洋大学校长周应祺教授向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历史和现状。周教授还回顾了在远洋渔业、航海捕捞、渔业管理培训等项目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过程中,我校外国语学院教师在翻译服务、专业辞典编纂等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并指出,外国语学院MTI尚处于起步阶段,需向兄弟院校学习,拓宽视野,借鉴经验。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交流,外国语学院将进一步思考常规外语教学与MTI教育的区别、MTI研究生与学术型翻译硕士的区别、当下MTI人才培养需要重视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教师队伍的建设等问题。

柴明颎教授梳理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社会对专业翻译人才的需求,指出发展并不意味着丢掉基础,现代翻译人才依然需要具备坚实的语言基础、娴熟的交际能力、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柴教授还分析了目前翻译专业存在的种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胡开宝教授认为,外语学科目前面临很多生存与发展的危机,我们需要思考外语学科的特色发展道路。他指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给外语学科发展带来了机遇,国际化视域下外语学科发展的路径包括教育理念国际化、管理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社会服务国家化、学术研究国际化等多方面。外语学科应主动出击,与国际接轨,才能走出死胡同,实现自我发展。

尚新教授介绍了上海海事大学翻译人才培养特色建设的探索实践,即如何在对接国家“海洋强国”、“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背景下,探索海事特色外语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黄忠廉教授以实际教学为例,分析如何将导师门下MTI翻译工坊训练模式化,提出训练模式可分为两阶段训练模式,包括自我总结模式、训练与毕业论文接轨模式。王银泉教授以翻译工作坊为切入,探讨了MTI翻译工作坊实践性和应用型教学模式。曹斌先生介绍了世语翻译集团目前的发展,并指出在当今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认识MTI趋势,依托新技术,对翻译人才培养有着积极意义。

最后,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周永模教授介绍了学院情况、学科建设取得的进展和成果,并提出基于行业特色的MTI项目建设的一些思考。周院长表示,学院将借鉴兄弟院校宝贵办学经验,力争把外国语学院首届MTI项目办好,为国家培养出一批高层次、应用型、职业化的优秀翻译人才。

通过本次论坛,与会教师了解了MTI教育与外语学科发展的热点、问题、和趋势,学习了兄弟院校的经验。论坛的交流与研讨对我校外语学院MTI人才培养和外语学科建设有以下启示:(1)外国语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与国际化紧密相联系,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给外语学科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学院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应全面推进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国际化。(2)扎实的语言技能是准确规范翻译的基础和前提。在整个MTI人才培养过程中,需重视语言能力的全方位培养,在MTI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中增加有利于提高语言能力的相关课程,通过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全方位提升坚实的语言能力。(3)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MTI人才培养及翻译教学领域呈现职业化趋势。有必要通过翻译工作坊、产学研互动等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关注翻译过程中的各个步骤,重视专业技能、翻译能力、团队精神、职业道德的综合培养,为培养专业化翻译人才打下扎实基础。(4)全球化背景下语言服务业发展迅猛,MTI学位点建设和研究生教育质量应密切关注以服务为宗旨、以技术为依托、以需求为导向的语言服务行业,重视有关翻译与本地化服务、语言项目管理、语言技术工具软件等方面的MTI人才培养。(5) MTI教学与翻译行业发展密切相关,应结合海洋大学特色专业和教学条件,合理设置一些能体现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自身培养特色的课程和实践项目。密切关注语言服务业态的变化和翻译行业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MTI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设置、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撰稿: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