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韩青春远征队|跨越山海,共赴青春盛宴!

发布者:王笑一 | 发布时间:2025-05-20 | 浏览次数:10

514日至17日,得益于国际交流处的支持,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朝鲜语系两名学生(则比努尔、谭文彤)代表学校有幸参加由上海公共外交协会和韩国驻沪总领馆合作举办的2025中韩青年历史文化研学营”活动。包括上海海洋大学,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的30名中韩青年大学生相聚在一起,肩负着中韩青年健康友谊发展之重任,跨越山海,共赴青春盛宴,踏上中韩青年历史文化研学之路。

14日上午,活动启动仪式在上海历史博物馆举行。上海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韩国驻沪总领事等相关社会各界人士出席启动仪式并分别致辞。随着启动仪式落下帷幕,中韩两国青年一同踏上了四天三晚的远征活动。下面,我们跟随参加本次活动的两位学生的脚印和视角,一同感受研学探访活动。

第一天以上海历史博物馆、永安百货和梅轩尹奉吉义士纪念馆为参观路线,开启了在上海的探访之路。这条串联起历史、商业与英雄记忆的路线,如同一部立体的教科书,让我们在行走中触摸城市的脉搏,在回望中汲取精神的力量。

上海历史博物馆是我们行程的起点。踏入馆内,时光仿佛被压缩成一个个展厅。青铜器上的纹路诉说着古代上海的渔耕文明,老照片中的租界街景折射出近代的沧桑变迁。离开博物馆,我们沿着南京路步行至永安百货。这座百年老店犹如一座凝固的“商业博物馆”。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立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玻璃穹顶下的中庭依然保持着20世纪的优雅格局。漫步于商品陈列区,民国时期的广告画、老式收银台与现代时尚品牌共存,形成奇妙的时空对话。最后一站是梅轩尹奉吉义士纪念馆,这里的气氛庄重而肃穆。步入展厅,尹奉吉的生平事迹以图文、实物和多媒体的形式徐徐展开。1932年虹口公园爆炸案的场景还原令人震撼:他用炸弹刺杀日本高官,以牺牲自我的方式唤醒民族觉醒。展柜中陈列的手稿、勋章和当时的新闻报道,将历史教科书中的“抗日英雄”形象具象化。这条参观路线如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上海历史博物馆让我们纵览城市发展的长河,永安百货展现了市民生活与商业文明的演进,而尹奉吉纪念馆则提醒我们,在繁华背后永远不能忘却的是一种精神脊梁的支撑。

活动第二日,我们以张謇纪念馆与金沧江故居为线,穿越时空的迷雾,触摸近代风云人物的脉搏。步入张謇馆内,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图文史料、他手书的“实业救国”匾额,以及复原的纺织机器模型,无不诉说着他弃官从商的抉择。这位清末状元在目睹国家颓势后,以“父教育,母实业”的理念,将南通打造为“中国近代第一城”。离开张謇纪念馆,乘车前往崇川区的金沧江故居。这座青石板铺就的老宅,曾是朝鲜爱国诗人金沧江的栖居之地。1905年,为躲避日本侵略,金沧江携家渡海而来,在张謇的引荐下定居南通。故居内陈列的手稿、诗集与书法作品,展现了他“通州从此属吾乡”的豁达情怀。他编校书籍、著述史册,用笔墨书写对故土的思念与对中华文化的敬仰。张謇与金沧江,一为本土实业家,一为异国流亡诗人,却在南通这片土地上共同书写了救国图存的故事。张謇的实业精神为金沧江提供了安身之所,而金沧江的文化坚守丰富了南通的精神底蕴。这种跨越身份与国籍的协作,恰似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个体的命运与时代的脉搏。

活动第三日,我们参观了马可·波罗纪念馆,从中韩两国的学生学习到了此纪念馆展示了马可·波罗的生平、旅行经历以及他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贡献。纪念馆内展览分为“远涉东方、游历中国、嘉植后世”三个单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可·波罗的传奇经历和深远影响。同时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被马可·波罗的探险精神和勇气所折服。他跨越千山万水,记录下东方的丰富物产、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随后我们到达扬州,开启了扬州之旅,参观了文化古街,感受当地文化。

第四日,活动也即将接近尾声,我们参观了最后一个景点扬州大运河博物馆,我们了解到博物馆融合现代科技,如虚拟现实(VR)、环幕电影等,增强互动性。例如“大运河街肆印象”展厅利用VR技术模拟古代街市,以及“四季环幕电影”通过电声光技术展现运河四季变迁。参观后深刻体会到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例如,通过湿地生态展示和传统非遗项目,(如戏曲、音乐),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生生不息。

在四天三晚的行程里,研学营成员寻访上海、南通、镇江、扬州等地,参观中共一大会址、上海历史博物馆、张骞故里及纪念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以及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及史料陈列馆、梅轩尹奉吉纪念馆和韩国友人崔致远纪念馆等地。“中韩青年历史文化研学营”活动始于2018年,主要是组织在长三角的韩国留学生和就读韩语专业的中国学生,访问与中韩重要历史和人物相关的机构,学习相关知识并进行相互交流,旨在增进中韩青年间的了解和友谊。今年是第6次组织该项活动,我校学子自2021年开始参加该活动,今年是第五次参加。

本次的研学营活动,六人一组分成五组小团队,活动结束时每小组发表展示分头拍摄和制作而成的小组“探访Vlog”。我校学生所属小组都取得好成绩,尤其是谭文彤所属小组得到全体师生的高度认可,最终荣获第一名的佳绩,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青年一代的互动,为中韩关系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同时为地区稳定与全球合作贡献智慧。学生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不仅缓解了近期学习中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许多有关中国和韩国的历史文化知识,结交了许多来自韩国的朋友,大胆尝试了和他们用韩语进行交流,一起参观、一起吃饭、一起熬夜合作完成小组作业,留下了很多珍贵而美好的回忆。

整个研学活动中,学生认真聆听历史讲解,直观感受中韩历史渊源与文化差异,深入探索中韩历史交融点。在语言沉浸式课程中,不仅提升了韩语水平,通过实地寻访、团队协作等活动增强了跨文化沟通能力。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学习讨论和碰撞,进一步提升了对彼此的理解,培养了国际意识,积极为未来中韩青年之间的健康交流和关系发展赋能。

 

撰稿:李承子、则比努尔、谭文彤

图片来源与部分信息:活动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