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过度捕捞和资源衰退对全球海洋鱼类种群已构成严重威胁。研究发现,部分鱼类种群已经衰退,并且全球近三分之一的鱼类种群正遭受过度捕捞的威胁。
尼勒拉斯·朗德斯德姆(NiklasLPLundström),尼克拉斯·路易乐(Nicolas Loeuille),孟辛竹(Xinzhu Meng),麦斯·波音(Mats Bodin)和尔克·布莱恩斯特罗姆(ÅkeBrännström)作为共同作者在《美国自然科学家》期刊(The American Naturalist)发表了名为《捕捞幼鱼和成鱼达到产量和养护目标》的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强调了通过改进渔业管理实践养护鱼类种群的迫切性。研究报告还探讨了如何通过改变捕捞行为和捕捞策略既提高渔业产量又可以保证渔业可持续发展。
该研究旨在探讨,稍低于最大可持续产量(MSY)的捕捞产量是否能在保持产量的同时达到养护目的。麦克(MacCall)和黑尔波(Hillborn)将稍低于最大可持续产量的捕捞产量称为“最佳产量”(Pretty Good Yields,PGY),它通常比最大可持续产量减少20%。
根据查阅该领域的研究文献,该研究团队成员认为,虽然最大可持续产量重视经济效益,但在实际运用中,该产量难以被准确估算和实施;此外,依靠最大可持续产量政策保护渔业资源免于衰竭的作用甚微。
研究者认为:“与最大可持续产量的捕捞管理目标不同,最佳产量可以通过一系列捕捞策略实现,因此除了产量最大化之外,还可以实现其他渔业管理目标”。
通过采用年龄结构和生命周期结构两种不同的鱼类种群模型,研究者进行了种群稳定性分析,以此探讨不同的捕捞策略对产量和养护措施的影响。另外,根据上述两种模型,研究者评估选择性地捕获更多数量的幼鱼或成鱼对鱼类种群数量稳定性的影响。
此外,为了衡量渔业的生态稳定性,作者收集了四种数据:生物量,体长结构,基本繁殖率和恢复力。研究者把生物量和种群的体长结构称为直接影响鱼类种群数量的“影响因素”,把繁殖率和恢复力称为评估渔业种群数量是否面临衰竭的“风险衡量因素”。
为了研究产量和养护措施之间可能的矛盾,研究者分别研究了成鱼与幼鱼渔获量分别高于对方和两者等同时的情形。为了确定每项捕捞策略的效率,作者运用了帕雷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进行计算。根据该经济概念,当没有变量改变的情况下,效率不能再进一步增强时,策略则达到最大效率。
研究者分别计算了三种情形下的帕雷托最优效率曲线,并计算四种不同的养护措施下的帕雷托最优效率曲线。
结果显示,相比较“最大可持续产量”,采用“最佳产量”捕捞策略更能彰显养护优势。此外,研究还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等同的成鱼和幼鱼渔获量会有效地保证产量和鱼类种群的稳定性。
研究报告来源:
Niklas L. P. Lundström, Nicolas Loeuille, Xinzhu Meng, Mats Bodin, Åke Brännström.Meeting Yield and Conservation Objectives by Harvesting Both Juveniles and Adults.The American Naturalist, 2019; 193 (3): 373 DOI:10.1086/701631
编译:李茂茂
审校:邹磊磊
新闻来源:Science Daily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