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航
  • 首页
  • 中心简介
    • 中心介绍
    • 组织架构
    • 中心成员
    • 研究与学科建设介绍
  • 中心活动
  • 中心发展
    • 中心发展
    • 学生发展
  • 渔业资讯
    • 国际渔业资讯
    • 国内渔业资讯
    • 资料库
  • 研究动态
  • 粮农组织报告
    • 产量分析
    • 贸易分析
    • 市场分析
  • 友情链接
    • 各国(地区)渔业行政...
    • 各国(地区)渔业研究...
    • 国际渔业组织
  • 联系我们
  • 首页
  • 中心简介
    • 中心介绍
    • 组织架构
    • 中心成员
    • 研究与学科建设介绍
  • 中心活动
  • 中心发展
    • 中心发展
    • 学生发展
  • 渔业资讯
    • 国际渔业资讯
    • 国内渔业资讯
    • 资料库
  • 研究动态
  • 粮农组织报告
    • 产量分析
    • 贸易分析
    • 市场分析
  • 友情链接
    • 各国(地区)渔业行政部门
    • 各国(地区)渔业研究机构
    • 国际渔业组织
  • 联系我们
返回海大首页

吉林松原稻蟹共生描绘生态致富图景

发布日期:2025-11-18
浏览次数:10

金秋十月,一幅色彩斑斓的丰收画卷在吉林松原大地徐徐展开。富饶的黑土地上,金黄稻浪与肥美河蟹共同构成独特的生态农业景观。

10月5日,位于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双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稻田内,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田埂间不时可见挥舞蟹螯的肥硕河蟹。公司总经理刘双介绍,今年种植的1320亩水稻已进入收割期,预计亩产可达600公斤,同步养殖的稻田蟹正值产销旺季,目前已采收近2万斤,剩余1万余斤正加紧捕捞上市。

作为松原市稻蟹共生模式的“探索先锋”,刘双立足本土,8年来持续完善“稻护蟹、蟹促稻”的生态循环体系。螃蟹在田间以害虫杂草为食,显著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其排泄物与蜕壳又为水稻生长提供天然养料。这种模式既保护了黑土地生态,又降低了种植成本。同时,稻田为螃蟹营造了接近自然的生长环境,使其蟹黄饱满、肉质鲜嫩。

据刘双介绍,这种稻蟹共生模式已形成规模化发展。蟹田米售价要远远高于普通大米的价格。每亩稻田养蟹还可额外增收1000余元,折算每公顷总增收超过2万元。同时,品牌化建设为稻蟹共生产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

2022年,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成立了稻蟹综合种养协会,并成功注册“查干湖大闸蟹”区域公用品牌,并在严格执行统一行业准入标准、统一质量安全保障措施、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价格、统一宣传的“六统一”管理标准基础上,升级增加“食品经营许可标准”,形成更加严格的“七统一”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权益提供了更强有力的保障。

谈及未来发展,刘双充满期待地表示,将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扩大种植面积。通过科学规划种养结构,充分发挥生物共生效应,既守住了“绿水青山”,又创造了“金山银山”。这种模式的成功推广,不仅让农户的腰包鼓了起来,更让这片肥沃的黑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文章来源:中国渔业报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地址: 上海市临港新城沪城环路999号上海海洋大学
    外国语学院国际渔业经济与管理舆情中心
  • 邮编:201306
  • 电话:021-61900703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

国际渔业舆情

友情链接

各国(地区)渔业部门 各国重要渔业研究机构集锦 国际渔业组织
Copyright© 2022 国际渔业经济与管理舆情中心